产业贸易金融
卢布大贬值!对中俄贸易结算有哪些影响?
来源: | 作者:晚枫 | 发布时间: 2024-11-29 | 120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地时间11月27日,卢布兑美元汇率盘中一度跌超8.5%,达1美元兑114.75卢布,创一年来新低俄罗斯卢布兑欧元汇率也跌破1欧元兑换120卢布,盘中跌幅一度超过9%。人民币兑卢布也大涨逾5%,至15.35的水平。自上周四以来,卢布对美元累计跌幅超过12%,卢布对欧元的跌幅超过13%。


卢布这一轮贬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国际和国内的多种因素。
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是导致卢布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2024年,国际油价从年初的每桶80美元降至每桶60美元左右,跌幅超过25%。油价的下跌直接导致俄罗斯的能源收入锐减,外汇储备减少,进而影响了卢布的汇率。油价下跌还加剧了市场对俄罗斯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进一步打压了卢布的走势。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持续制裁也是卢布贬值的重要因素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和金融制裁,限制了俄罗斯企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能力。2024年,随着乌克兰局势的再次紧张,西方国家加强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禁止俄罗斯金融机构使用SWIFT系统,限制了俄罗斯的国际支付能力。上周,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50多家俄罗斯中小银行、40多家俄罗斯证券机构和15名俄罗斯金融官员实施制裁。此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曾是俄罗斯最后一家未受制裁的主要金融机构。这些制裁措施不仅影响了俄罗斯的国际贸易,也导致了资本外流,进一步加剧了卢布的贬值压力。
第三,俄罗斯国内的经济问题也是卢布贬值的重要原因
2024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根据俄罗斯统计局的数据,11月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0%,远高于政府设定的目标。高通胀率不仅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影响了企业的投资信心。俄罗斯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在不断扩大,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卢布的信心。
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对卢布产生了负面影响
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美国和欧洲的货币政策调整、新兴市场的金融动荡等因素都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在这种背景下,投资者倾向于避险,纷纷抛售高风险资产,转而寻求美元、欧元等更稳定的货币。卢布作为高风险货币,自然成为抛售的对象,进一步加剧了其贬值压力。
面对卢布的持续贬值,俄罗斯央行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货币市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之一是暂停购买外币。这一决定是在11月初宣布的,旨在减少外汇市场的压力,从而缓解卢布的贬值趋势。购买外币通常会导致卢布需求减少,进一步加剧贬值压力。因此,暂停这一操作有助于增加市场对卢布的需求,从而稳定汇率。
俄罗斯央行还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寻求外部支持。例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机构进行沟通,寻求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以增强市场信心。这些国际合作措施不仅有助于稳定卢布汇率,还能够为俄罗斯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中俄贸易结算方式


中俄贸易结算方式多样,主要涉及人民币、美元、欧元和卢布等多种货币。随着中俄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双方在结算方式上也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和灵活的机制。人民币在中俄贸易结算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这得益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结算不仅有助于降低汇率风险,还能提高结算效率,减少对第三方货币的依赖。
在实际操作中,人民币结算主要通过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进行。该系统为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支付渠道。中国和俄罗斯的商业银行也通过签署双边协议,进一步简化了人民币结算流程。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中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民币结算选择。
除了人民币结算,美元和欧元也是中俄贸易结算中常用的货币。这些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然而,近年来,由于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使用美元和欧元进行结算的风险逐渐增加。因此,中俄双方都在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结算方式,以减少对单一货币的依赖。


卢布在中俄贸易中的地位


卢布在中俄贸易中的地位经历了多次波动。在中俄经贸关系初期,由于卢布汇率的不稳定和俄罗斯经济的不确定性,许多中国企业对使用卢布结算持谨慎态度。然而,随着中俄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卢布在中俄贸易结算中的地位逐渐提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逐步稳定和卢布汇率的企稳,越来越多的中俄企业开始接受卢布结算。
卢布结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使用卢布结算可以减少汇率风险,避免因第三方货币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卢布结算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结算效率。对于俄罗斯企业来说,使用卢布结算可以更好地管理财务风险,提高资金周转率。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使用卢布结算可以增强与俄罗斯企业的合作黏性,促进双方的长期合作。
然而,卢布结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卢布汇率的波动性较大,一旦出现经济或政治不稳定,卢布汇率可能会剧烈波动,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卢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较弱,可能会影响资金的快速流转。因此,中俄企业在选择卢布结算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环境,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升卢布在中俄贸易中的地位,中俄两国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在积极采取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卢布在中俄贸易中的地位,也为中俄经贸合作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民币结算占比可能提升


卢布的大幅贬值不仅影响了俄罗斯的国内经济,也对中俄贸易结算方式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卢布的贬值,越来越多的中俄企业开始倾向于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这一趋势的背后有多重因素。
人民币作为全球主要货币之一,其稳定性和国际认可度较高。在卢布贬值的背景下,使用人民币可以有效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频繁,人民币结算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许多俄罗斯企业已经开始在与中国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以减少因卢布贬值带来的损失。
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央行与俄罗斯央行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双方在跨境支付和结算方面推出了多项便利措施。例如,中国银联和俄罗斯支付系统之间的合作,使得人民币结算在俄罗斯市场更加便捷。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也为人民币结算提供了有力支持。
再次,人民币结算的增加也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的竞争力。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从而增强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的议价能力。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利用这一优势,扩大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也反映了中俄两国在经济合作上的进一步深化。

俄罗斯企业支付能力变化

卢布贬值对俄罗斯企业的支付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卢布贬值导致进口商品和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这使得许多依赖进口的俄罗斯企业面临更高的运营成本。例如,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化工产品等高技术含量的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可能影响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卢布贬值导致俄罗斯企业偿还外债的压力增大。许多俄罗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发行了以美元或欧元计价的债券,卢布贬值使得这些企业的还款成本大幅增加。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可能引发信用评级的下调,进一步增加其融资成本。例如,俄罗斯大型能源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外债负担显著增加,这迫使它们采取更为保守的财务策略,减少投资和扩张计划。
卢布贬值还影响了俄罗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由于卢布贬值,俄罗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报价变得更具有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然而,这种优势可能会被原材料和生产成本的上升所抵消。例如,俄罗斯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出口在短期内可能受益于卢布贬值,但从长期来看,生产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削弱这种优势
卢布贬值对俄罗斯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地管理外汇风险,避免因汇率波动而遭受损失。许多企业开始采取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来对冲汇率风险,但这需要较高的金融管理水平和成本。例如,一些大型企业通过远期合约和期权等金融工具来锁定未来的汇率,以减少汇率波动对其财务状况的影响。

中国企业对俄贸易策略调整

卢布贬值使得中国企业对俄罗斯市场的出口变得更加谨慎。卢布贬值,俄罗斯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这直接影响了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的销售。例如,中国的电子产品、家电和轻工业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销量出现下滑,企业不得不调整市场策略,寻找新的增长点。
卢布贬值促使中国企业更加关注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在与俄罗斯企业进行贸易时,中国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汇率风险,避免因卢布贬值而遭受损失。许多企业开始采取多种结算方式,如使用人民币结算,以减少汇率波动的影响。例如,中国的一些大型贸易公司已经开始与俄罗斯企业签订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合同,这不仅降低了汇率风险,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卢布贬值还促使中国企业加大对俄罗斯市场的研究和分析企业需要更加深入了解俄罗斯市场的消费趋势和政策变化,以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策略。
卢布贬值对中俄结算收付款的间接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了俄罗斯企业的支付能力,还促使中国企业调整对俄贸易策略。在这种背景下,双方企业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加强风险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于中俄企业而言,应对卢布贬值带来的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结算方式和风险管理。如:企业应积极采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使得其成为规避汇率风险的理想选择。中国企业可以与俄罗斯合作伙伴协商,逐步增加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减少对卢布的依赖。俄罗斯企业也可以通过在中国开设人民币账户,方便进行人民币结算。
企业还应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可以通过签订远期合约、期权等金融工具来锁定汇率,减少汇率波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内部汇率风险管理机制,定期评估汇率风险,并及时调整结算策略。企业也要关注数字货币的发展动态、选择多元化结算货币,加强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合作等等。